生长迟缓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身高标准参照值,属长期营养失衡引起的营养不良。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 4.8%,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1.7%。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促进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改善,进一步降低生长迟缓率,帮助儿童青少年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国家卫健委发布《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提出了6项食养原则和建议。
1.食物多样,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能量和营养素摄入充足。做到食物多样,每餐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大豆等;每天食物种类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
对于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在平衡膳食基础上,适当增加瘦肉、水产品、禽类、蛋类、大豆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每天食用奶及奶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吃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铁的食物,同时兼顾碘、锌、维生素D、维生素B12、维生素C及叶酸等微量营养素的摄入。
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需在平衡膳食原则的基础上,遵循中医食养原则。合理搭配食物,体现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的传统膳食结构特点。以健脾增食为食养总则,根据不同症状,结合各地地理环境特点、饮食习惯和食物供应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食养方法。
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的食物应新鲜、卫生,宜选择性质平和、易于消化、健脾开胃的食物,宜采用蒸、煮、炖、煨等烹饪方式,少用油炸、烧烤、腌渍等方式。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不饥饱无常,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避免生冷、油腻、坚硬、不洁的食物,少吃高盐、高糖、高脂及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营养教育是改善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状况的有效措施,是营养改善的基础和核心。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将营养健康和传统食养的知识及技能传授给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逐步提高知食、选食、品食和食养能力。
适宜的身体活动可增强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特别是对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青少年,适宜活动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有助于身高增长。同时减少静坐时间,2~5岁儿童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1小时,6~17岁儿童青少年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
充足的睡眠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应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同时,重视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管理,指导其正确认识体型,保持健康体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定期监测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有助于及时了解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指标的动态变化。依据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和营养状况,至少动态纵向追踪观察6个月(最好12个月)以上,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长速率或生长曲线的偏离情况,评估其生长状况,制定适宜的膳食计划,避免强制进食。